中文的發展有著遠久的歷史,讓不少外國人認為中文是世界上難學的語言之一!有名媽媽在網路上求助「的」和「得」的分別,不僅大人都難以辨識,何況是剛學習中文的小孩,孰料,求救文曝光後,意外釣出網友的辨別神招,其他人看到紛紛直呼「超級實用,出錯率極低」

原PO在臉書「爆怨公社」發文,求問「的」和工業內視鏡「得」的分別,「玩得遊戲?玩的遊戲?哪個才是對的?因為孩子不管怎寫工業內視鏡有時對、有時錯」,讓原PO感到相當困擾。

工業內視鏡(也叫孔探儀、蛇形探測儀等)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可以觀察人眼不可及容器的內部空間狀態的產品。先進的視頻技術,已經突破了物鏡的一人觀察,可以在監視器上多人同時觀看,也可以一人戴上液晶顯示眼鏡觀看、指揮操作,同時用無線的方式發射到接受監視中心觀看、指揮、存檔。從成像形式分為:硬管工業內視鏡、軟管工業內視鏡鏡、影像工業內視鏡。硬式工業內視鏡軸心裝有許多消色差光學鏡片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可以得到較高質量的影像,沒有失真的傳到檢測者的眼睛,所以成像非常的保真,也是這幾種鏡子中清晰度最高的。可繞式內視鏡可深入檢查硬式工業內視鏡無法到達的地方,它與硬式工業內視鏡最大的差異為使用軟性光學光纖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光線一旦進入光纖後即無法逃脫,因此內視鏡軸扭轉或彎曲均不會影響影像傳遞;由於影像是由與光纖數目相同的「點」組成,亦即影像分辨率由光纖數目所決定;越多直徑越小的光纖其成像分辨率也越高,當然製造成本也隨之提高。可繞式工業內視鏡光纖數目可由3500條至高達22000條,為了方便觀察,也有可控制前端軸轉向變換不同視角的二方向及四方向控制機種。

貼文曝光後引起熱議,網友紛紛留言回應「長知識了」、「中文真的超難,老外應該GG了」、「我活到現在還是會為要用『的』還是『得』而煩惱」、「深深覺得好難唷」、「小時候真的常分不清楚」。

光學顯微鏡是人類超越自我感官極限的一個挑戰。透過對於物理光學原理的了解與各種光學元件的發展,我們從毫米進步到微米的解析度。然而,由於光學繞射極限的限制,我們一直無法突破光學解析度到更小的尺度。2014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突破這一個光學繞射極限的兩種螢光顯微術。由於這一些新的技術,光學顯微術的解析度從微米進步到奈米。這一個獎項需要生物、物理、化學的共通努力才能達到。虎克設計的顯微鏡,已經是現代顯微鏡的雛形,含有支架,鏡片組與光源。他設計了雙凸透鏡的組合來放大物體,但由於當時的鏡片,光在折射時會有嚴重的色散與球面像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虎克在顯微鏡中加入了小光圈,遮蔽外圍色散的光線,增加影像的銳利程度。但是因為光圈遮擋住了許多的光線,使得亮度下降而觀察變得困難。因此虎克在樣品前放置了一個裝滿水的玻璃球,將玻璃球後面油燈的光線聚集來照明,以降低了小光圈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cs3hnudmc 的頭像
    dcs3hnudmc

    dcs3hnudmc的部落格

    dcs3hnud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